11月6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十年審判工作白皮書(2014-2024)》(中英文版)發布,全景介紹了該院建院以來審判、改革、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情況。十年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堅持專業立院,不斷推進審判機制改革,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以法治之力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
白皮書顯示,2014年11月至2024年10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案件201984件,審結案件195506件,涵蓋專利、商標、著作權、不正當競爭及壟斷等知識產權全領域。案件體量大、類型全、專業性強、影響范圍廣,是司法案例的源頭活水,其中涌現出全國首例藥品專利鏈接訴訟案、全國首例聲音商標駁回復審行政案、全國首例獲得數據登記證數據集合競爭案、全國首例涉無障礙版電影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等一大批典型案例,有283篇案例獲評各類型、各層級案例獎項或者入選案例叢書,75件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評選為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建院十年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通過構建跨區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機制,持續關注數據產業的發展,為支持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開展專項調研,貢獻司法智慧;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保護力度,在藥品專利鏈接、通信領域標準必要專利產業等領域開展調研;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自懲罰性賠償制度在知識產權領域全面建立以來,共在16起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有效遏制侵權,激勵創新;積極采取臨時性保護措施,全面參與知識產權領域法律法規規章修訂,積極融入社會綜合治理體系,為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整體運行效能貢獻智慧和力量。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不斷推進審判機制創新,通過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實現了用全院17%的審判資源高效審結超過46%的相對簡單案件;通過大力推進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有效推進批量案件實質性化解;通過吸收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民陪審員參與技術類案件合議庭、啟動創新保護專家委員會等方式,形成了多層次技術事實查明機制;通過探索全流程電子化及電子卷宗檔案改革,實現網上立案率超過91%,電子送達覆蓋率位居北京法院首位。
作為北京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特色人才高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通過參與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審理、組建專業法官會議和專業調研組、成立審判專班,構建專業化人才發現養成機制,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目前,該院現有1名“全國審判業務專家”、8名“北京市審判業務專家”、2名“首都青年法學家”;3人榮獲“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稱號,2人被評為“北京市司法實務研究專家”,8人被評為“北京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業務標兵”,2人被評為“北京法院辦案標兵”。
作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優選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堅持依法平等保護的原則,妥善審理了36201件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當事人遍布全球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外案件占比近20%,受到國內外當事人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贊譽;探索建立涉外送達新機制,發布《涉外案件主體資格證明文件辦理參考》,為涉外主體辦理主體資格證明文件提供明確指引。
未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將持續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推進理念轉變、機制創新、實踐探索,履行好專門法院的職責與使命,以高質量的專業化審判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