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服務創新主體,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和進展。
圖文實錄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 郭雯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知識產權局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月的發布會我們聚焦專利質量提升,向大家介紹我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服務創新主體,進一步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審查質量、代理質量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和工作進展。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先生、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蔣彤女士、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秘書長趙建軍先生。我是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首先由我向大家作一個簡要介紹。
今年是專利法實施40周年,40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發明創造快速增長,截至今年5月,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7萬件,是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近500萬件的發明專利,體現出我國創新主體的蓬勃創造力,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孕育了無限潛能。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質量是事業發展的生命線、主旋律、硬任務,聚焦創新主體的現實需求,持續優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工作舉措,全方位推動專利質量提升。
一是優化專利申請評價指標,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加強政策引導,從“考核、評價、資助”三方面政策入手,推動各地優化調整專利相關指標考核政策,在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企業認定、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評價政策,以及專利資助獎勵等政策中,明確要求不得直接將專利數量作為主要條件。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企業、高校、醫院和科研機構優化調整內部專利管理制度及相關考核規定中涉及專利的唯數量指標,加快完善以產業化前景評價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
二是提升專利審查質量效率,優化按需審查機制。及時收集各類創新主體對專利審查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積極推進“優案優審、按需審查”,統籌調配優質審查資源,按需提供優先審查、快速審查、延遲審查、集中審查等多種審查模式,提高審查質量效率,進一步提升對關鍵核心技術的保護質效。今年1—5月,我局已開展三種專利優先審查8.4萬件、快速審查11.6萬件、延遲審查9300余件、集中審查13批次,授權了一批能有效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維護國家產業安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高價值專利。此外,我局還在研究大模型技術在專利審查中的應用,推動審查工作智能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
三是完善快速協同保護機制,提升服務對接精準性。依托77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各類主體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今年1—5月,通過保護中心預審途徑進入審查的三種專利申請達到10.9萬件,同比增長37.5%,有效滿足了創新主體快速協同保護需求。近期,我局還推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精準服務備案主體名單,對重點主體進一步加強主動對接,提供跨區域專利預審、維權援助、糾紛調解、海外糾紛應對指導等精準服務。
四是提高專利代理服務質量,提供優質專業服務。指導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遴選一批社會信用好、業務水平高、履行行業自律責任到位的專利代理機構,以誠信、專業的服務助力高水平創新成果轉化為優質專利申請。推進實施專利代理服務采購政策,指導創新主體在選擇專利代理服務時,既考察機構資質、信用等內容,又注重服務團隊的領域背景、業務水平和服務經驗,引導代理服務從“拼價格”向“拼質量”轉變,夯實提升專利質量的中間環節。
以上就是我局精準服務創新主體,全方位推動專利質量提升的有關工作進展。下面,我們愿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回答提問。提問時,請先通報一下所屬媒體。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剛才郭司長在發布時提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在全國建設77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請問這些保護中心在服務創新主體、服務地方發展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郭雯謝謝你的提問。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加強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設。目前,在全國29個省區市設立了77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覆蓋全國80%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8個萬億級產業集聚區和173個千億級產業集聚區,為17.2萬家備案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一站式”保護,在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助力布局高價值專利,有力保護創新。保護中心堅持高價值、高質量導向,不斷加強預審流程和質量規范化管理,通過專業高效的預審服務有力支持創新成果專利布局。今年1—5月,各保護中心預審后的發明專利,經我局審查共授權7.5萬件。
二是協助快速解決糾紛,優化營商環境。保護中心積極搭建行政、司法、調解、仲裁等多元解紛渠道,成為高效解決知識產權問題的便利窗口。今年1—5月,保護中心共受理知識產權維權案件3.8萬件,平均辦結周期在2周以內;其中,直接調解糾紛1.1萬件,協助辦理行政執法案件近3000件,協助辦理行政裁決案件5400件;各中心累計開展知識產權公益培訓828次,培訓人員17.5萬人次,為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加強涉外保護服務,護航企業“走出去”。一方面,保護中心充分發揮窗口優勢,為國內外各類主體提供一視同仁的快速協同保護服務,目前,在保護中心備案的外資合資企業也已超8000家。另一方面,保護中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支持企業“走出去”。今年1—5月,各中心共開展導航分析項目97個,指導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加強海外布局;加強跨境電商、海外商標搶注等領域風險監測,累計向企業提供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咨詢服務1137次。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持續推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行,以快速協同保護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謝謝。
央廣網記者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 王培章謝謝你的提問。推進誠信建設、提升服務能力是專利代理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基礎。連續多年開展的“藍天”行動,在凈化代理行業發展環境、推動代理機構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們強調綜合治理,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新舉措。一是進一步凈化市場秩序。集中整治的重點包括,對假冒他人申請、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等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集中查處,對不符合許可備案條件的機構開展集中整改,對不規范招攬代理業務的行為進行集中清理等。二是進一步突出綜合施策。在需求端,強化政策指導、規范招標行為;在供給端,督促機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快提升服務能力;在監管端,深化信用監管和協同監管,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能力。三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拓展宣傳渠道,講好行業故事,提升從業人員責任意識和職業榮譽感,提高代理行業對優質人才的吸引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四是進一步引導行業自律。持續開展行風建設,弘揚誠信為本、質量至上的職業風尚。推廣專利、商標代理禁止性從業行為清單,引導機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組織開展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加強新設立代理機構、首次執業專利代理師培訓,促進機構經營理念從注重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
今年的“藍天”行動,目前已經在多個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在查辦重大案件方面,我們根據已掌握的冒用企業信息、偽造公章文書、違規編造專利等相關線索,組織有關地方集中查辦相關重點機構12家,已立案4家。對個別涉嫌偽造公章的,正在移送公安機關從嚴懲處。在整治代理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排查發現的35家代理非正常申請數量較多的機構進行集中整治,擬作出停業、吊銷等重處罰。各地立案調查相關機構65家,擬分別作出警告、罰款等處罰。在集中清理不規范業務招攬行為方面,對日常監管中排查發現的89條“包授權”、冒用官方名義等不當營銷行為線索,聯合相關部門指導10家平臺企業進行限期集中清理,發送專利商標代理業務營銷禁限詞庫,推動其建立常態化審核機制,切實履行平臺責任。在全面加強日常管理方面,對不符合設立條件的專利代理機構及分支機構,組織進行限期整改,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0家。加強專利代理機構年報審核,對未落實年報制度的156家機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涉嫌以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手段取得執業許可證的50余家機構,開展調查。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行業綜合治理,統籌運用政策引導、審批備案、行政處罰、日常監管、宣傳教育等措施,持續凈化行業環境,為專利質量提升提供優質服務保障。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剛才發布人介紹了專利審查服務創新主體方面的考慮和做法。能否再具體介紹一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提升專利審查質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 蔣彤謝謝你的提問。當前,我國正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質量是專利審查工作的生命線,我們致力于以高質量審查激勵高水平創造、推進高水平保護、促進高效益運用。為助力更多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審查中我們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著力提高專利授權質量。授權質量是創新主體行權、用權的基礎和保障。一方面通過嚴把專利審查授權關,嚴格依法審查,推動以“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這“三性”評判為主線的全面審查,特別是加強創造性審查,強化相同審查領域的質量管理和業務指導,促進審查標準執行一致,確保審查結果正確無誤、授權范圍清晰得當,不斷提高所授權利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強化初審、實審、復審、無效各環節協調聯動,增強質量提升的系統性和協同性。2025年第一季度發明專利審查結案準確率達到95.1%,授權質量保持穩定。
二是促進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專利申請源頭治理方面,我局堅持治理成果鞏固和加強正向引導并重,推動創新主體、代理機構不斷提高申請質量。一方面,加強預審把關和申請受理端排查,依法依規將抄襲、拼湊、造假的申請在前端處置,防止干擾正常審查秩序。另一方面,加強正向引導,對誠信經營的創新主體和代理機構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引導創新主體更加關注申請質量。同時推動地方開展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共同推動專利申請質量提升。
三是加強社會監督評價。我局高度重視社會對審查質量的監督和評價,今年大幅增加審查質量社會滿意度調查樣本數量,同比增加了67%,通過擴大調查覆蓋面,進一步客觀準確了解創新主體對審查質量的評價。此外,我局暢通常態化溝通渠道,通過座談會、實地走訪、專項調研等形式,宣傳最新審查政策,及時聽取創新主體對審查工作的意見建議。堅持問題導向,做好問題追蹤與反饋工作,提升答復時效,超過95%的社會意見在5天內完成答復。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穩步提高審查質量,以優質的專利審查服務創新主體,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謝謝。